去年年底,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鼓励物业企业开展“物业服务+养老服务”模式,早在2013年,国务院就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问题,明确提出“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支撑”。这三种养老方式搭建起了我国养老体系的基础框架,其中社区养老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,向上承接的是机构养老的压力,向下则可以弥补居家养老的很多短板。但在过去,社区养老存在着服务主体不明确、扶持力度有限等问题,物业+养老服务模式对社区养老的帮助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:
一、物业企业发展养老服务具有一定基础
目前,小区物业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,已经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网络,很多服务都可以以此为载体展开,且部分物业已经在提供养老服务了,只是这种服务尚处在“初级阶段”,在硬件设施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。只有盘活小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,推进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,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办小区老年餐桌、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等,才能把养老服务做深做实。
二、发展养老服务是物业企业成长的一片沃土
如果说如今房地产已经进入“后开发时代”,那么未来医疗、健康这一类的不动产无疑是这个时代的“朝阳产业”。此次《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》中“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办社区医务室、护理站等医疗机构”,就是一个明确信号,社区养老市场潜力巨大,机会多多,必将带来“多赢”局面。
三、居家养老有望得到更多技术加持
配置智慧养老服务设施、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形式、创新智能养老产品供给,从多个方面支持打造“互联网+养老”模式,是新出台《意见》中一大亮点。据悉,作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街道,上海江苏路街道近日启动了为辖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的工作,一旦水表读数12小时内低于0.01立方米,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。还有此前北京为独居老人提供的“智能门禁+巡视探访”服务、浙江海宁为失智老人发放定位手环等,这些智能化举措都在表明,未来的养老服务可以借助技术进步,以“低成本、低人力”消耗方式,把社区打造成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。作为专业服务团队的社区物业企业,可以借助物联网、远程智能安防监控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,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。